【本文事先經趙佩哲的授權,於本社群刊載,謝謝】
學生M 趙佩哲
※個人基本資料﹕職業棋士 長子
2000年3月 啟蒙‧2002年6月 初段‧2002年12月 二段‧2003年3月 三段‧2003年8月 四段‧2004年8月 五段‧2005年3月 六段‧2008年11月 職業初段
※家庭成員資料﹕父-公;母-教師;姐-大學生
於圍棋專班再見到凝神於棋坪的佩哲,多了一些輕鬆和幽默的對話,佩哲語帶崇拜地形容自己勤學的父親,當夜晚十一點就寢前仍見到父親閱讀的神態,清晨自己晨跑回家仍見到在沙發上閱讀的父親。努力追尋頭銜夢想之下的堅持和沈著,有著父母無盡的愛和全心付出。
陪孩子成長的父親
本身為橋牌國手的父親,為了陪伴幼稚園的女兒,原本想要陪孩子打橋牌的初衷卻遭遇困難。父親異想天開的認為圍棋只有黑白兩顆棋,應是親子互動中最簡單的遊戲,但卻未料想到圍棋表相的簡單隱含變化莫測的棋理,愈學愈難。父親就一路陪著孩子學棋,自己也達到業餘初段的實力。
親子遊戲的起點
三歲多的佩哲,總是興緻盎然地圍在棋盤旁看著姐姐和父親玩棋。父親無意間發現年幼的他,已能將棋子覆盤至原有的位置。此時,他開始陪佩哲玩圍棋。一手抱著女兒習棋的父親,始料未及的是因此啟開他自幼習棋的大門。
啟蒙老師的破格與栽培
於棋院自辦的小型比賽之中,突然缺少一名與賽者。老師一眼讀出佩哲隱伏於內想參與的渴望,於是就讓佩哲下場比賽卻意外獲得佳績,也因此老師破格收了仍為幼稚園中班的他為生。由於老師顧及年幼的佩哲可能聽不懂而未收學費,佩哲與姐姐一起去上圍棋課,雙親總是坐在後面陪伴。曾經佩哲以哭泣表達看不到擺棋的意圖,當眾人摸不著頭緒之時,藉由姐姐的表達,老師慢慢地瞭解他的思考與想法。
就這樣快樂習棋,以一週二堂團體課的上課頻率,順利地在大班時即晉升業餘初段。
院生生活的起點
年僅八歲的佩哲,因緣際會遞補參加院生C組比賽而進入台灣棋院成為院生,院生期間先後接受九個月的小班團體課和少數幾次的個別指導,於隔年升上業餘六段,並入選韓國釜山四城市少男少女圍棋賽的臺北市代表,其中全部只參加台灣棋院安排的課程,其他就是自己做詰棋和打譜。
職棋之路的確立
台灣棋院執行祕書總覺得他是個單純執著的孩子,也就特別照顧他、支援他,甚而賞識地願意提供居於外地的佩哲暫居自家。而這是個迫使雙親認真思考職棋之路的起始點。
雙親觀察到興趣多元的佩哲,縱然擁有許多興趣但終究圍繞在喜好的圍棋上。是此,雙親顧及學習圍棋的舟車勞頓之苦,選擇由爸爸陪同他在臺北租屋以利學棋之便,爸爸則搭乘交通車回中壢上班。隔年姊姊特別選讀臺北和平高中,爸爸調到臺北上班,全家人正式為了佩哲遷居臺北,媽媽改以通勤上班,為求節省學棋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,舉家北遷期能增加他習棋的時間。
職業棋士基本功的奠基
業餘六段和職業初段之間是個說也說不出來的距離。九歲業餘六段的他,經由職棋老師的指導,由於老師提示詰棋對他的重要性,父親便翻遍各式詰棋書籍,運用電腦整理以利他練習之用。在一年十個月之中,他做完六千題並反覆思索錯誤之處。獨自練習的淬鍊過程,父親一方面不斷強調建立基本功必然辛苦的價值觀,另一方面也重視以運動調節生活節奏的重要性。勤練不喊苦的佩哲,由於辛勤的耕耘而以院生組優異的成績晉升職業初段。
大陸受訓與比賽的淬鍊
國二曾經請假一學期,獨自至大陸道場受訓。每天與實力強勁的大陸棋士對弈,棋力上有了長足的進步。此外,獨自在外的生活經驗更讓他提早面對照顧自己的磨練。多次自費參與韓國三星盃選拔,只為了替自己增長實戰經歷。
圍棋專班的生活
談起校園生活,他總是規律地在上午上著一般學科的學校課程,但常規的課程卻像是枷鎖,鎖住他所愛的圍棋。到了下午圍棋專班的課程,他彷彿在對弈過程中找到生命的泉源。在圍棋專班執行教練眼中的他,是全班最用功也最明瞭追求目標的人,擁有著成熟的自我管理能力與獨立自主的卓見。
從小在父母多元教育的理念下成長,擁有廣泛的興趣包括音樂、運動。優秀的學習能力,總讓他很快習得技能並投入其中。兒時成績優異的他,曾奪得書法比賽冠軍。縱然擁有廣泛的興趣,但他終究回到最愛的圍棋。尊重且疼愛孩子的父母,始終給予他追尋夢想的自由和無盡的支持。處於沈潛階段的他,正在學制下尋找興趣和現實的平衡點,仍持續不斷地鑽研棋理,期望完成體制的學業,能出國全心研修以追尋引以為傲的頭銜,是佩哲最大的夢想。
學生M 趙佩哲
※個人基本資料﹕職業棋士 長子
2000年3月 啟蒙‧2002年6月 初段‧2002年12月 二段‧2003年3月 三段‧2003年8月 四段‧2004年8月 五段‧2005年3月 六段‧2008年11月 職業初段
※家庭成員資料﹕父-公;母-教師;姐-大學生
載愛展翅高飛的執著
擁有職業棋士慣有穩重不多話的神態,但多了些父母之愛幻化而成對人的體貼和友善。訪談前與雙親連繫的過程,他們友善和開放的態度給予研究之初忐忑不安的我,溫暖的支持和鼓勵。敦厚有禮的佩哲,一如雙親的言行風範,冷靜卻有著隨和的人格特質。
於圍棋專班再見到凝神於棋坪的佩哲,多了一些輕鬆和幽默的對話,佩哲語帶崇拜地形容自己勤學的父親,當夜晚十一點就寢前仍見到父親閱讀的神態,清晨自己晨跑回家仍見到在沙發上閱讀的父親。努力追尋頭銜夢想之下的堅持和沈著,有著父母無盡的愛和全心付出。
陪孩子成長的父親
本身為橋牌國手的父親,為了陪伴幼稚園的女兒,原本想要陪孩子打橋牌的初衷卻遭遇困難。父親異想天開的認為圍棋只有黑白兩顆棋,應是親子互動中最簡單的遊戲,但卻未料想到圍棋表相的簡單隱含變化莫測的棋理,愈學愈難。父親就一路陪著孩子學棋,自己也達到業餘初段的實力。
親子遊戲的起點
三歲多的佩哲,總是興緻盎然地圍在棋盤旁看著姐姐和父親玩棋。父親無意間發現年幼的他,已能將棋子覆盤至原有的位置。此時,他開始陪佩哲玩圍棋。一手抱著女兒習棋的父親,始料未及的是因此啟開他自幼習棋的大門。
啟蒙老師的破格與栽培
於棋院自辦的小型比賽之中,突然缺少一名與賽者。老師一眼讀出佩哲隱伏於內想參與的渴望,於是就讓佩哲下場比賽卻意外獲得佳績,也因此老師破格收了仍為幼稚園中班的他為生。由於老師顧及年幼的佩哲可能聽不懂而未收學費,佩哲與姐姐一起去上圍棋課,雙親總是坐在後面陪伴。曾經佩哲以哭泣表達看不到擺棋的意圖,當眾人摸不著頭緒之時,藉由姐姐的表達,老師慢慢地瞭解他的思考與想法。
就這樣快樂習棋,以一週二堂團體課的上課頻率,順利地在大班時即晉升業餘初段。
院生生活的起點
年僅八歲的佩哲,因緣際會遞補參加院生C組比賽而進入台灣棋院成為院生,院生期間先後接受九個月的小班團體課和少數幾次的個別指導,於隔年升上業餘六段,並入選韓國釜山四城市少男少女圍棋賽的臺北市代表,其中全部只參加台灣棋院安排的課程,其他就是自己做詰棋和打譜。
職棋之路的確立
台灣棋院執行祕書總覺得他是個單純執著的孩子,也就特別照顧他、支援他,甚而賞識地願意提供居於外地的佩哲暫居自家。而這是個迫使雙親認真思考職棋之路的起始點。
雙親觀察到興趣多元的佩哲,縱然擁有許多興趣但終究圍繞在喜好的圍棋上。是此,雙親顧及學習圍棋的舟車勞頓之苦,選擇由爸爸陪同他在臺北租屋以利學棋之便,爸爸則搭乘交通車回中壢上班。隔年姊姊特別選讀臺北和平高中,爸爸調到臺北上班,全家人正式為了佩哲遷居臺北,媽媽改以通勤上班,為求節省學棋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,舉家北遷期能增加他習棋的時間。
職業棋士基本功的奠基
業餘六段和職業初段之間是個說也說不出來的距離。九歲業餘六段的他,經由職棋老師的指導,由於老師提示詰棋對他的重要性,父親便翻遍各式詰棋書籍,運用電腦整理以利他練習之用。在一年十個月之中,他做完六千題並反覆思索錯誤之處。獨自練習的淬鍊過程,父親一方面不斷強調建立基本功必然辛苦的價值觀,另一方面也重視以運動調節生活節奏的重要性。勤練不喊苦的佩哲,由於辛勤的耕耘而以院生組優異的成績晉升職業初段。
大陸受訓與比賽的淬鍊
國二曾經請假一學期,獨自至大陸道場受訓。每天與實力強勁的大陸棋士對弈,棋力上有了長足的進步。此外,獨自在外的生活經驗更讓他提早面對照顧自己的磨練。多次自費參與韓國三星盃選拔,只為了替自己增長實戰經歷。
圍棋專班的生活
談起校園生活,他總是規律地在上午上著一般學科的學校課程,但常規的課程卻像是枷鎖,鎖住他所愛的圍棋。到了下午圍棋專班的課程,他彷彿在對弈過程中找到生命的泉源。在圍棋專班執行教練眼中的他,是全班最用功也最明瞭追求目標的人,擁有著成熟的自我管理能力與獨立自主的卓見。
從小在父母多元教育的理念下成長,擁有廣泛的興趣包括音樂、運動。優秀的學習能力,總讓他很快習得技能並投入其中。兒時成績優異的他,曾奪得書法比賽冠軍。縱然擁有廣泛的興趣,但他終究回到最愛的圍棋。尊重且疼愛孩子的父母,始終給予他追尋夢想的自由和無盡的支持。處於沈潛階段的他,正在學制下尋找興趣和現實的平衡點,仍持續不斷地鑽研棋理,期望完成體制的學業,能出國全心研修以追尋引以為傲的頭銜,是佩哲最大的夢想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