採訪報導/陳採雲
轉載自棋道雜誌2008年6月號 及台灣棋院網站
【四】戴嘉伸
簡歷:
1958年6月25日出生於南投。
1983年(25歲)職業入段,入籍中國圍棋會。
入段該年馬上取得國手賽挑戰權,在中國圍棋會期間取得三大比賽的挑戰權近十次。
2000年聘任七段,入籍台灣棋院。
2001年第一屆棋士盃亞軍、2003年第三屆東鋼盃亞軍,從年輕到中年,深刻體悟到第二名的哲學。
2007年取得碩士學位。(國立台灣師範大學,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)
拓荒者的心聲
歷經二十五年的職業棋士生涯,戴嘉伸老師是台灣早期最重要的圍棋拓荒者之ㄧ,人生中的黃金歲月幾乎全奉獻給了圍棋,是什麼樣的機緣讓戴嘉伸老師一腳踩進圍棋的世界呢?
戴嘉伸老師細說從前:「出生於南投,定居於台東,小學五年級時父親就過世了,媽媽獨自帶著4個孩子,生活很清苦,12歲時有一位同班同學會下圍棋,所以就經常去他家下棋,16歲到台中就讀高工,服完兵役後到台北就讀目前的台科大,畢業後任職於一所私立高職,兩年後辭去教職,全心投入職業圍棋。」
全心全意踏入職棋世界的戴嘉伸老師,究竟有過怎樣刻骨銘心的記憶呢?戴嘉伸老師回憶:「當年運氣不好,辭去教職專心投入職棋,半年後國內的三大比賽就突然全部喊停,沒比賽沒獎金收入,只好轉入教棋並開立一家棋院。」(編按:當時三大新聞棋賽有,新生報的名人賽,自立晚報的國手賽及聯合報系民生報的棋王賽,其中的棋王賽自1979年~1989年連續舉辦十一屆。)
戴嘉伸老師感慨的說:「當時棋院靠棋友下棋的茶資收入,真的不好經營,加上投資股票失利,所以民國82年又回學校去當老師,83年將棋院結束,兩三年之後,台灣兒童圍棋推廣好像瞬間的蓬勃發展起來。」聽起來,幸運之神好像總是與戴嘉伸老師在玩躲貓貓,幸虧戴嘉伸老師教棋的口碑很不錯,所以即使沒有教室,卻還是有教不完的學生。
戴嘉伸老師說:「因為經濟壓力大,所以從啟蒙、級位到段位,一律都有教無類,為了生活必須身兼數職,38~45歲之間非常刻苦,但回味無窮。」如今擁有一兒一女的戴嘉伸老師,對於生活抱持著「知足惜福」的態度。(編按:戴嘉伸老師目前任職於泰北高中,並擔任校內課後圍棋社指導老師。)
對於如何面對比賽壓力並保持最佳體力,戴嘉伸老師說:「比賽已經成為生活作息的一部分,賽前不會特別準備什麼,可以繼續下棋比賽,保持高度熱愛圍棋就是一種示範,勝負不再看的那麼重,至於體力方面,以前一直以跑班上課做為體能訓練,日後需要積極尋找運動型的娛樂來鍛鍊體力。」雖然目前的年輕棋士很受矚目,但是像戴嘉伸老師這樣活躍於一線的資深棋士卻更叫人欽佩。
承先啟後
對於如何提升台灣的棋力,戴嘉伸老師說:「質與量的提升是重點,棋士除了各自要奮鬥之外,傳承也是相當重要,企業的熱心贊助,若再加上政府的力量必然會更有效果,南韓就是最好的例子。」
身為棋士最需要的後盾是什麼?戴嘉伸老師說:「要有棋可以下。」2000年當時有九位中國圍棋會的「品位」棋士移籍到台灣棋院,成為院內的第一屆職業棋士,不知他們與戴嘉伸老師是否有著相同的看法?(編按:中國圍棋會棋士是以『品』論,如同古代的官位,九品位階最低,一品最高,也就是說,台灣棋院九段相當於中國圍棋會的一品。)
戴嘉伸老師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,棋王周俊勳曾經在戴嘉伸老師家中住過九個月專研棋藝,國內棋士周平強、女棋士張凱馨以及旅日棋士張栩、潘善琪還有謝依旻,也都曾受教於戴嘉伸老師,這樣傑出的教學成績,可說是莫大的成就。戴嘉伸老師本人的感覺是:「教出幾個表現傑出的學生,讓教學的路上可以獲得比較多的肯定。」
何時開始被學生超越,戴嘉伸老師平靜的回顧:「1996那年,我的戰績18勝,是所有棋士中最好的,照道理應該會拿到冠軍,然而最後一盤輸給了周俊勳,失去了拿到頭銜的最好機會。」從戴嘉伸老師往後這些年,榮獲無數次的亞軍來看,亞軍似乎就此愛上了他,往後戴嘉伸老師深刻的領悟到「老二哲學」,讓他一路走來人生更加圓融。
對於教出一位棋王,戴嘉伸老師說:「人生就是一個『緣』,緣分很重要。周俊勳小時候很聽話、很用功,父母對老師的向心力更是沒話說,常常全家總動員無條件支援我及棋院事務,人在乎的就是一份心。」
一線的棋手,若花太多的心力在教學上,自己用功的時間自然就會被壓縮,正所謂有狀元學生,沒有狀元老師,被學生超越的感受如何?戴嘉伸老師說:「感到光榮,也有點心酸,覺得自己不夠用功,心中五味雜陳。」
身為一線棋士,戴嘉伸老師認為其存在的價值是:「用人生的黃金歲月創造高峰,然後被擊敗;從被擊敗中體悟傳承的殘酷與常態;在棋力的消長中學習跳脫勝負,進而深入圍棋文化的層面。」
圍棋的人生哲學
戴嘉伸老師對圍棋的態度是:「當時很幸運,認識了下棋的同學,圍棋導正了我的人生方向,與棋友們的互動也開拓了我的思想,如果沒有圍棋,年輕時的我恐怕會變成一位不良少年吧!」
49歲才從師大碩士班畢業的戴嘉伸老師,對於現在學子必須下棋又要兼顧學業的現象有獨到的見解:「學業與下棋兩條路,先後順序、比重問題是思考的重點,讀書的路會比較寬,隨時都可以進修,但要成為一流棋士確實需要掌握時效。」(編按:如欲閱讀戴嘉伸老師的碩士畢業論文「多媒體式圍棋教學之成效研究」,請上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博碩士論文系統」之網站即可查閱到全部論文內容。)
戴嘉伸老師說:「最欣賞吳清源在最艱苦的環境創造佳績,感受勝負的真諦。」對於自我的期許是:「每天活的很快樂」,對於棋界的期待是:「看到許多人下棋,有棋下、討論棋。」
對於圍棋人生的哲學,戴嘉伸老師有獨特的見解與棋迷分享:「人因『知』而『病』遂成『痴』,是故『痴』是進步最大的原動力,唯有痴心的探討勝負、研究棋理才能突破。願大家能拋開生活的煩惱,在棋盤上自由的發揮、得到樂趣。」
在訪談的過程中,戴嘉伸老師就像一本厚厚的經典,處處展現其圍棋人生的智慧,留給後輩一個典範,讓人領略到有圍棋的人生更精彩、更值得細細品味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