版权声明:原创作品,允许转载,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 、作者信息和本声明。 版權聲明:原創作品,允許轉載,轉載時請務必以超鏈接形式標明文章原始出處 、作者信息和本聲明。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。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。 http://strugglu.blog.51cto.com/241957/48316 |
嗯,还是老样子,介绍一下爱机的配置:嗯,還是老樣子,介紹一下愛機的配置: 1. Core 2 7500(2.2GHz) 1. Core 2 7500(2.2GHz) 2. 2G DDR2 2. 2G DDR2 3. 160G SATA 3. 160G SATA 4. ...(后面的无关紧要了) 4. ...(後面的無關緊要了) 总感觉2G内存跑起Vista来没什么太大的优势,有时候效果还是不够满意,和从前的512跑XP差不多,只是单纯从速度上来说啊。總感覺2G內存跑起Vista來沒什麼太大的優勢,有時候效果還是不夠滿意,和從前的512跑XP差不多,只是單純從速度上來說啊。 而且看着平时内存使用率总是在48%左右徘徊,觉得有些浪费,那么多未使用的,得想个办法把它们利用起来。而且看著平時內存使用率總是在48%左右徘徊,覺得有些浪費,那麼多未使用的,得想個辦法把它們利用起來。 CPU的使用率总是在10%以下,大部分时间都是2%~3%,我都替它们伤心啊,英雄无用武之地…… CPU的使用率總是在10%以下,大部分時間都是2%~3%,我都替它們傷心啊,英雄無用武之地…… 于是突然想起来一个东西,RamDisk,可以把内存虚拟成硬盘来使用,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访问速度(当然必须有多余的内存拿出来用才行啊,要是系统自身都不够用,还是不要研究这个东西了)。於是突然想起來一個東西,RamDisk,可以把內存虛擬成硬盤來使用,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訪問速度(當然必須有多餘的內存拿出來用才行啊,要是系統自身都不夠用,還是不要研究這個東西了)。 我们都知道,现在操作系统比较大的瓶颈就是在虚拟内存,虚拟内存的存取速度远不及物理内存的访问速度,造成了及时有很大的物理内存也会偶尔出现很卡的现象。我們都知道,現在操作系統比較大的瓶頸就是在虛擬內存,虛擬內存的存取速度遠不及物理內存的訪問速度,造成了及時有很大的物理內存也會偶爾出現很卡的現象。 那我们如果来个反虚拟,把虚拟内存从硬盘上再虚拟回物理内存,这样它们之间的差异岂不是完全消失?那我們如果來個反虛擬,把虛擬內存從硬盤上再虛擬回物理內存,這樣它們之間的差異豈不是完全消失? 这样系统跑起来岂不是很High?這樣系統跑起來豈不是很High? 只是一个想法而已,然后就是实验一下是否能够成立了。只是一個想法而已,然後就是實驗一下是否能夠成立了。 Down了几个RamDisk下来,大部分在Vista下不能用,还有一个For Vista的版本需要收费,郁闷……不过最终还是找到了一个: RamDisk 1.1 Final ,给出界面截图。 Down了幾個RamDisk下來,大部分在Vista下不能用,還有一個For Vista的版本需要收費,鬱悶……不過最終還是找到了一個: RamDisk 1.1 Final ,給出界面截圖。 Disk Size的下拉列表就是选择要虚拟出多大的硬盘来,这要根据你内存平时的利用率来选择了,我这里平时大概能剩下1G吧,就先选了512。 Disk Size的下拉列表就是選擇要虛擬出多大的硬盤來,這要根據你內存平時的利用率來選擇了,我這里平時大概能剩下1G吧,就先選了512。 其他默认,点OK就可以了。其他默認,點OK就可以了。 重启之后就可以看到一个盘符为R: 的家伙了。重啟之後就可以看到一個盤符為R:的傢伙了。 这就是用内存虚拟出来的硬盘。這就是用內存虛擬出來的硬盤。 接下来就是我们要如何利用这个R:了,具体方法就不详细阐述了大家都是天天玩系统的呵呵。接下來就是我們要如何利用這個R:了,具體方法就不詳細闡述了大家都是天天玩系統的呵呵。 1.系统的虚拟内存首当其冲,将pagefile.sys搞进来就OK了。 1.系統的虛擬內存首當其衝,將pagefile.sys搞進來就OK了。 2.系统的临时文件夹也在劫难逃,环境变量中把TMP和TEMP都搞进来。 2.系統的臨時文件夾也在劫難逃,環境變量中把TMP和TEMP都搞進來。 3.IE临时文件夹最后晚节不保,IE选项里面把Temp Internet Files文件夹搞进来! 3.IE臨時文件夾最後晚節不保,IE選項裡面把Temp Internet Files文件夾搞進來! OK,大功告成! OK,大功告成! 重启测试一下,开程序刷刷的快啊,看网页嗖嗖的爽啊,装游戏嘎嘎的遛啊!重啟測試一下,開程序刷刷的快啊,看網頁嗖嗖的爽啊,裝遊戲嘎嘎的遛啊! 再看一下内存利用率,80%!再看一下內存利用率,80%! 嗯,这样才叫物尽其用嘛!嗯,這樣才叫物盡其用嘛!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希望對大家有幫助。 觉得好的兄弟姐妹们给捧个场啊!覺得好的兄弟姐妹們給捧個場啊! 本文出自“ 不奋斗,无颜以对江东父老! ” 博客,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://strugglu.blog.51cto.com/241957/48316本文出自“ 不奮鬥,無顏以對江東父老! ”博客,請務必保留此出處http://strugglu.blog.51cto.com/241957/48316 |
Using Ramdisk on Windows Vista
過年時閒來無聊,便在我的 VAIO S56 上面裝 Vista Ultimate 試用版,裝完後效能評估得到的分數如下:
Aero 特效雖然跑起來只有 2.3 分,但是實際上 Aero 特效啟動後也並不會感覺很慢,相反的我似乎覺得比 XP 還來得快了一點點??
也許是 VAIO 原版的 XP 內建一大堆有的沒的軟體。其實 S56 買來一年了,那些內建的軟體也只有剛買來時點開來玩玩,所以沒裝也沒什麼差。
試用了近一個月,常用的除了一些特定軟體因相容性的問題無法使用之外,整體來說還不錯,於是也想正式升級為正版軟體。
為了讓整體效能跑起來更順一些,我也將系統記憶體一次升級到 2G 滿檔,雖然使用起來沒什麼特別感覺,但是心理層級的爽度卻是大大的加分。
上禮拜在 Yahoo 買下了 Vista 的 Home Premium 版,拿到貨之後便迫不及待裝上去並且啟用成功,使用正版軟體跟之前裝好 XP 後還要到處找破解的那種心情真是差太多了,雖然正版軟體還真是不便宜。
不過今天這篇主要不是來聊安裝 Vista 後的爽度,主要是要來記錄一下怎麼在 Vista 上面安裝 Ramdisk 的軟體。
Ramdisk 的類似軟體很多,以前用 XP 時,常使用 Gavotte Ramdisk 這套軟體,主要是因為這套免費,沒有使用容量上的限制,用起來又很穩定,所以拿來當 IE / Firefox 的暫存目錄碟是最佳不過。
不過在 Vista 上面安裝時直接按下 Install Ramdisk,卻會發生 Fail 的訊息。
研讀了一下 Gavotte Ramdisk 的 Readme 後才發現,原來其實 Gavotte 在撰寫這套軟體時,並沒有撰寫 ramdisk.exe 這個安裝的 GUI 介面,而是必須靠手動方式在 Registry 中設定相關的參數,Registry 的路徑如下
[HKEY_LOCAL_MACHINE\SYSYEM\CurrentControlSet\Services\RRamdisk\Parameters]
稍微看了一下裡面的參數設定,其中
DiskSizeM 是指定 Ramdisk 的磁碟大小,以 MB 計算,也可以使用 DiskSizeK 來以 KB 為計算單位,其中 DiskSizeK 設定為優先。
DriveLetter 是指定 Ramdisk 使用的磁碟機代號。
MediaType 則是指定磁碟機的類型,預設為 2 (Fixed Media)。
於是便開始手動安裝 Gavotte Ramdisk 了
Step 1. 安裝 Gavotte Ramdisk Driver.
開啟裝置管理員,選擇 執行-->新增傳統硬體,再選擇 安裝我從清單中手動選取硬體(進階選項) --> 顯示所有裝置 --> 從磁片安裝,然後瀏覽至 Gavotte Ramdisk 解開目錄中的 RRAMDISK.INF
最後按下開啟舊檔 --> 確定,接下來便看到硬碟一陣狂轉,然後在裝置管理員便多了一項裝置
Step 2. 修改 Registry 參數
打開 Regedit,並瀏覽至 [HKEY_LOCAL_MACHINE\SYSYEM\CurrentControlSet\Services\RRamdisk\Parameters]
雙擊 DiskSizeM 參數,修改磁碟大小為 512M
如果要改磁碟機代號,就必須一道修改 DriveLetter 參數
改完後重新開機
Step 3. 修改 IE 或 Firefox 的暫存目錄路徑
IE 修改方式很簡單,從 網際網路選項 中按照下圖修改後重新登入即可
Firefox 修改路徑比較麻煩,從網址列打入 about:config,然後在篩選器中輸入 browser.cache.disk.parent_directory
如果沒找到,就自行新增一個字串設定,內容就是完整的目錄路徑即可,設定完畢後重新開啟 Firefox 即可生效
- 留言者: Jack
- Email:
- 網址:
- 日期: 2009-04-19 01:12:40
圖片無法直接連結到我的部落格,就改成用文字寫的...
要貼沒問題,請寫出處...
[版主回覆04/22/2009 16:50:01]Sorry.. I will drop the article due to the photo link failed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