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Ruth設定的理財目標來看,她希望14年後能夠累積1億元的退休金,我認為最不用花腦筋、最不需要經常更動投資工具的唯一方式,還是長期投資共同基金。
我先生是白手起家的台商,從事自動化機械設備的生產製造,目前在台灣、深圳、昆山都有工廠,在香港也有設立公司。當初是我們夫妻和少數股東一起創業,他負責技術製造,我協助海外業務。十年前,兒子出生後,我就全職在家帶小孩。
為了孩子的教育,我和小孩住在台北,我先生則不定期往返兩岸三地,經營生意。我先生是家裡唯一的收入來源,每個月會固定匯10萬元到我的戶頭,而他不在台灣時,還會多給2萬元做為零用金。因此每個月我可以運用的錢約10萬元至12萬元不等。
這筆固定的「月薪」,我可以全權支配,除了支付家庭基本生活開銷2萬元,子女教育費用1萬6,000元,醫療費用4,000元之外,每個月的固定支出還包括給娘家媽媽1萬5,000元的孝養金、資助因病在家長期療養的姊姊每月1萬元,扣除上述的固定開銷後,每個月還會剩下3萬5,000元。
不信任理專 2,500萬元寧放活存
這些剩下來的錢,我會拿去投資。像是今年初,幫小孩各買了1張投資型保單,每個月各提撥1萬元,放入小孩的投資型保單基金帳戶中,希望這筆錢慢慢累積,做為他們以後的教育基金。此外,還會固定提撥1萬5,000元,以定期定額的方式投資基金,其餘的錢就放在活存的帳戶裡。
這十年來,公司的經營慢慢步上軌道,發展也不錯,所以我們的累積資產也一直在穩定增加。去年我們還清名下三筆房屋貸款,公司也沒有負債。我先生每年年初都會匯款約500萬元到我的帳戶,當作是「年終獎金」,目前這筆錢已經累積約2,500萬元,我分別存在3家不同的銀行活存帳戶裡,但是都沒有進一步運用。
因為過去和銀行理專往來有不愉快的經驗,像是他們強力銷售連動債、外幣存款等,都不會主動告知這類商品可能潛在的風險,讓我不願意再將資金放在高風險的投資商品上。至於一般的基金投資,常常報酬率才剛達到10%,理專就會不斷勸你先獲利了結,再轉換其他標的,目的只是因為他們要增加手續費收入。
不過,我最近開始擔心明年初的年終獎金是否會無法存入?因為我看到報紙上寫,最快明年境外及港澳地區所得將計入基本所得課稅,我先生正在考慮是否要到國外開戶,以便將大陸的收入直接匯到國外,不用匯回台灣,希望這樣可以省下不少的稅金。不過如果要到國外開戶,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可靠的開戶管道,才能夠妥善管理境外的資金呢?
另外,我們希望14年後,也就是兒子滿24歲時,就將公司交由他接班,也希望到時候已經累積了1億元的退休金,可以放心退休,不過我們夫妻都不喜歡有高風險或是太麻煩的投資方式,不知道有沒有適合的懶人投資法,能夠幫助我們及早累積退休金?
- 理財健診_小檔案_Ruth [ 隱藏 ]
Ruth(左)小檔案
年齡:39歲
職業:家管
婚姻狀況:已婚
家庭成員:
先生41歲
女兒14歲
兒子10歲理財目標:
1. 是否需要到國外開戶?
2. 銀行閒置資金不知如何應用?
3. 希望14年後退休能累積1億元退休金。
理財健診_小檔案_Ruth
專家建議
環球財富規畫顧問公司董事 徐國明、陳昭玟
階段式節稅規畫 信託保資產
從Ruth提供的資產狀況來看,其實要在14年後累積1億元的退休金,難度並不高。反而我們認為,Ruth一家人最需要的應該是節稅規畫。因此我們針對現有的資產內容提供短、中、長期的節稅建議:
〈短期建議〉選擇具有分離課稅好處的固定收益商品
目前的現金存款若以活存利率計算,就已經超過每人每年度27萬元利息所得的免稅額度,雖然可能要繳的稅金不多,但是只要選擇具有分離課稅效果的投資工具,分散現金部位,就能夠省下不少稅金。
像投資不動產證券化商品(REITs)採用的分離課稅稅率是6%,一年期的債券附買回交易(RP),分離課稅稅率是10%,這些商品產生的利息收益,都具有節稅的效果。不過,這類商品的缺點在於投資報酬率都不高,例如目前國內發行的REITs,年報酬率約在4%~6%,而RP的年報酬率更低,只有3%,只能產生保值與保本的功能。
〈中期建議〉開設海外帳戶,有效分散資產
至於Ruth擔心境外所得將被課稅,則需要進一步釐清。台灣的綜合所得稅採取「屬地主義」,也就是只對中華民國境內的所得課稅,海外所得目前享有免稅,但是最低稅負制實施後,海外所得預計將在明年納入個人所得稅計算。不過,對於「境外所得」的定義,Ruth每年可獲得由先生匯入的「年終獎金」,並不是一般勞務薪資,但是還是有可能被納入夫妻合併申報的個人所得稅中。
建議Ruth若要到海外開設帳戶,可以香港為首選,一來方便先生移轉資金,二來香港各種制度比較完善且穩定,至於以後Ruth要做任何遺產贈與稅負或其他規畫,則可再考慮其他國家。
〈長期建議〉進行贈遺稅規畫
最後則是所有高資產人士都該考量的,也是未來一定會發生的稅負——遺贈稅。台灣遺產稅稅率高達50%,目前Ruth總資產金額高達近5,000萬元,如果一旦發生不幸,有一半資產須繳給國稅局。
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發生,建議Ruth可以和先生商量,將資產移轉給子女。每年夫妻兩人可以個別贈與給子女總額222萬元的免稅贈與額。採取漸進式的資產移轉,將會累積可觀的節稅金額。
在考慮資產移轉的同時,建議Ruth應該要有「資產保全」的觀念,可以利用完整的信託規畫,將家庭資產和公司資產區隔,這樣做的好處有二:首先,假設日後不幸公司發生風險,出現財務困難,家庭資產有信託機制的保護,不至於受到牽連;此外,在逐步移轉資產給下一代的過程中,信託架構還具有監督的功能,可以確保資產的傳承。
華僑銀行信託部襄理黃振源
懶人理財 可投資長期共同基金
看到Ruth小姐對於銀行理專的怨言,其實覺得有些無奈,但是也看得出她對於目前該如何理財,陷入了「抗拒風險,但又想追求報酬」的矛盾。
先從Ruth設定的理財目標來看,她希望14年後能夠累積1億元的退休金,我認為最不用花腦筋、最不需要經常更動投資工具的唯一方式,還是長期投資共同基金。
透過最簡單的基金投資報酬率公式計算,如果Ruth從現在開始將2,500萬元都拿去投資基金,只需要設定年平均報酬率10.4%的投資組合,透過複利累積,14年後就可以達到1億元的目標。
至於如何建構投資報酬率10.4%的投資組合,建議她可以將八成比重放在全球型股票基金,其餘兩成則選擇具有爆發潛力的區域型基金,全球型股票基金過去20年的平均報酬率有10%以上,也不需要經常更動投資標的。至於屬於急漲急跌型的區域型基金,可以每半年或一年「汰弱擇強」,就有機會賺到比較好的報酬率。
不過,現在放眼全球股市都進入多頭市場,投資人都應該有「居高思危」的風險意識,我也不建議Ruth急著現在就將資金投入基金中,可以等到這波多頭開始回檔修正時,分批進場,降低投資成本。
我相信以Ruth的資產規模,一定會是不少境外投資業者或是私人銀行想要積極接觸的客戶,因此要到國外開戶或是投資,管道應該不少。
但是必須提醒,在Ruth確定要「錢進海外」之前,有下列兩個注意事項:
1、確認境外商品的真假以及資金運用流程
一般而言,投資金融商品最安全機制在於帳戶分離,也就是投資人的資金和發行機構的資金要分離管理,投資資金應該是進入保管銀行,而非發行單位的帳戶。
2、要對商品有深入的認識
境外商品的投資門檻不低,因此投資人在申購前,除了了解商品的操作策略和風險外,更應該針對商品的發行公司、保管銀行、供應管道、售後服務等機制都做進一步的了解,避免日後產生投資糾紛時求助無門。
我將目前投資境外商品的優缺點條列(詳見表),提供Ruth要到海外開戶時的考量參考。不過我還是建議,Ruth應該要找個真的能夠讓她信任的理財專業規畫人員,對於既有資產做全盤性的規畫,才能夠做到最安穩、也最輕鬆的理財規畫。
投資境外商品的優缺點
優點
.多元化選擇
.先進的操作策略
.費用揭露透明
.績效相對較亮麗
.可直接或間接投資中國
.隱藏資產
.遺贈規畫
缺點
.非中文化正式文件
.商品資訊翻譯不一
.資訊取得較難
.投資績效較不易掌握
.中間通路商流失
.後續客服問題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